离心通风机运行过程中出现温升过高(如电机、轴承或机壳温度超过设计阈值,通常电机温升超过 60K、轴承温度超过 80℃即视为异常),可能由机械摩擦、负载异常、散热不良等多类原因导致,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引发电机烧毁、轴承卡涩等严重故障。以下是具体故障原因分析及对应特征:
一、机械摩擦或卡涩导致的局部过热
机械部件间的异常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,是温升过高的常见原因,多伴随异响或振动加剧。
叶轮与机壳 / 进风口摩擦
原因:
叶轮安装偏移(如轴系中心线与机壳不同心)、叶轮变形(如长期运行后叶片松动或受冲击弯曲);
机壳刚性不足(如薄钢板材质在负压下变形),或基础沉降导致机壳位移;
进风口与叶轮间隙过小(安装时未按图纸预留 5-10mm 间隙),运行中因振动进一步缩小。
特征:摩擦部位(如叶轮边缘、机壳内侧)出现磨损痕迹,温度集中在摩擦点附近,振动值(尤其是径向振动)显著升高。
轴承装配不当或磨损
原因:
轴承安装过紧(配合公差过小),导致游隙消失,滚动体与内外圈干摩擦;
轴承缺油、润滑脂变质(如长期未更换导致油脂干结)或油脂加注过多(阻碍散热);
轴承老化(如滚珠磨损、保持架断裂),或混入杂质(如粉尘、金属碎屑)导致磨粒磨损。
特征:轴承座温度异常升高(往往是单侧温度偏高),运行时伴随 “嗡嗡” 异响或周期性 “卡嗒” 声,振动频谱中出现轴承特征频率峰值。
二、电机负载异常导致的过热
电机是风机的动力源,若实际负载超过额定功率,会导致电流过大、绕组发热加剧,是电机温升过高的核心原因。
系统阻力过大,风机超负荷运行
原因:
管道堵塞(如过滤器积尘过多、阀门误关),导致系统阻力远超设计值,风机需输出更高风压以维持风量,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;
选型错误(如风机风压远低于实际需求),迫使电机长期在 “满负荷” 甚至 “超负荷” 状态运行。
特征:电机电流持续超过额定值(可通过电流表观察),绕组温度均匀升高(三相绕组温差通常小于 5℃),风机出风口风量可能因阻力过大而衰减。
叶轮 “喘振” 或气流紊乱
原因:风机运行工况偏离高效区,进入不稳定工作区间(如风量远低于额定值时,叶轮出口气流出现周期性回流),导致叶轮受力波动,电机负载忽大忽小,引发间歇性过载。
特征:电机电流波动剧烈,机壳伴随低频振动和 “喘息” 声,温升呈周期性升高,多发生在风机启动初期或系统风量突变时(如阀门骤关)。